吊车作业中,特殊工况如大风、暴雨、复杂地形等场景,往往伴随着更高的安全风险,操作人员能否熟练掌握对应操作技巧,直接关系到作业安全与效率。因此,在作业前对操作人员特殊工况操作技巧的检查,成为吊车作业安全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。
从理论知识考核入手,是检查的基础环节。特殊工况下的操作,需要操作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支撑。可通过书面测试或口头提问的方式,考查操作人员对不同特殊工况的识别标准、对应的安全操作规程、吊车在特殊工况下的性能参数变化等内容。比如,询问操作人员在多大风力等级下需要停止吊车作业,以及此时应采取哪些应急防护措施;或者让其阐述在松软地面作业时,如何判断地面承载能力是否满足吊车作业要求,以及对应的地基处理方法。通过理论考核,能初步判断操作人员是否对特殊工况操作有基本的认知和理解。
模拟操作考核是检验操作人员实际应对能力的重要手段。借助专业的吊车模拟操作设备,模拟各种特殊工况场景,如模拟大风天气下吊重物旋转、暴雨天气下视线受阻时的吊装作业等。在模拟过程中,观察操作人员的操作动作是否规范、操作指令是否准确、对突发情况的应对是否及时合理。例如,在模拟大风导致吊物摇摆的场景中,看操作人员能否通过调整吊臂角度、控制起升和变幅速度等方式,稳定吊物,避免发生碰撞事故。模拟操作既能避免实际作业中的安全风险,又能直观地了解操作人员的操作熟练度和应变能力。
现场实操考核则是最贴近实际作业的检查方式。在确保安全可控的前提下,设置与实际作业相似的特殊工况场景,让操作人员进行实际吊车操作。比如,在有一定坡度的场地进行吊装作业,观察操作人员是否能正确调整吊车支腿,保证吊车的稳定性;在夜间作业时,看操作人员是否能合理使用照明设备,准确判断吊物的位置和状态。通过现场实操,能更全面地评估操作人员在真实特殊工况下的操作技巧和安全意识。
此外,还可以通过查看操作人员的培训记录和过往作业评价,了解其是否接受过系统的特殊工况操作培训,以及在以往类似作业中的表现。对于培训记录不完整、过往作业评价不佳的操作人员,应重点加强检查和培训,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操作能力后,方可允许参与吊车作业。
总之,在吊车操作人员作业前,通过多维度、全方位的检查方式,全面评估其对特殊工况操作技巧的掌握程度,是保障吊车作业安全、避免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,必须引起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的高度重视。